與利益衝突及採購相關的法律風險
建議學習時數:約90分鐘
此部分輯錄教育局曾舉辦的校董專題講座的精華片段,讓校董從講者的法理講解及個案分享,增進對學校財務資源及風險管理實務的認識。
免責聲明
影片中的言論純屬講者的個人意見分享。有關影片的內容只能作為參考之用,並非法律意見或建議。學校如有需要,請就個別情況徵詢法律意見。
在觀看影片前,請思考以下問題:
思考問題
- 學校在採購物料或服務的過程中,曾否遇到有關利益衝突的問題?
- 學校有否諮詢校內教職員有關利益衝突事宜的意見,並制定相關的校本政策?
影片問題
1. 在甚麼情況下收受利益會干犯刑責?
請瀏覽影片00:00 – 02:24;03:31 – 03:48。
2. 《防止賄賂條例》中所指的「代理人」包括哪些學校的人士?如果教職員或校董需要收取任何利益,他們需要得到誰的同意?
請瀏覽影片02:30 – 03:31。
3. 「利益」在法律上的定義是甚麼?是否只要利益低於某個價值,「代理人」就可以自行決定收取,而無需「主事人」的同意?
請瀏覽影片04:16 – 05:47。
4. 「款待」在法律上的定義是甚麼?接受「款待」會否犯法?
請瀏覽影片05:47 – 07:43。
影片問題
1. 為什麼片中所提及的非政府機構在推行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時會被控串謀詐騙及行使虛假文書?
影片問題
1. 甚麼是關連交易?進行關連交易有可能負上甚麼法律責任?
請瀏覽影片00:00 – 01:38。
2. 學校在招標過程中須特別留意哪些事項去避免「關連公司」或「利益衝突」等問題?
請瀏覽影片03:35 – 04:29;08:04 – 10:31。
影片問題
1. 「合法」和「非法」兼職有甚麼分別?
請瀏覽影片00:00 – 01:35。
2. 如何才會構成法律所禁止的利益衝突?
請瀏覽影片01:44 – 03:16。
3. 根據影片中提及的個案,一名教師在未獲學校批准的情況下,從事外間工作會否有法律後果?
請瀏覽影片03:17 – 05:17。
建議跟進活動
請瀏覽與學校財務管理相關的教育局網頁:
就以上影片或文件的內容,請思考學校可如何有效減少與採購和收受利益相關的財務風險,並在法團校董會會議上進行交流與分享。